很多设计师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施工图上标注的石材干挂,到现场却做成了湿贴,而在图纸标注的湿贴在现场却做成了干挂工艺。那对于石材的4种安装方式:干挂、湿贴、湿挂、干贴,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安装方式呢?他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本期详细解读石材湿挂和湿贴两种安装工艺。
石材湿挂
湿挂是国标图集里的常见做法,它的具体做法是:基层用水泥砂浆作为粘贴材料,先挂板后灌砂浆。
石材湿挂具体的流程如下:
1.石材背部拉孔,横竖方向铁筋用铁环固定在墙体上。
2.用钢丝或铅丝穿过石材的孔,和墙体的横筋绑牢。
3.分批灌浆,如:每隔1m高灌浆一次。
湿挂适用于那些场景?
石材湿挂很少用于室内石材的安装,反而是建筑外墙用这种工艺比较多。
1.一般用于≤3.5m墙面,石材尺寸宜≤400x400mm。
2.在南方多雨潮湿地区应采用具有抗渗性的找平材料和勾缝材料。
3.粘贴工程所用粘接砂浆或高强度多用途胶粘剂及石材粘合专用粘结剂产品均应通过试验方可正式使用。
石材湿挂的优缺点
优点
a.安全性高:通过挂钢丝和灌浆来固定石材,是四种工艺中安全性最高最稳定的做法。
缺点
a.施工慢:相对来说施工慢,3米的高度会浇筑3次,每一次至少需要养护24小时。工期不够。
b.成本高:绑铁丝和墙面固定需要人工费,因此需要更多的成本。
c.易空鼓、返碱:通过灌浆的形式来做,容易出现空鼓的情况。而且使用水泥砂浆作为粘接材料,也会出现返碱。
石材湿贴
指通过抹灰层找平,石材基层用水泥砂浆打底作为粘贴材料,把石材粘在抹灰层上固定铺板的施工方法。
一般室外、高档且区域大的例如大堂、大厅等都是干挂,室内卫生间之类的都是湿贴。
湿贴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
安全性高:通过挂钢丝和灌浆来固定石材,是四种工艺中安全性最高最稳定的做法。
缺点
a.施工慢:相对来说施工慢,3米的高度会浇筑3次,每一次至少需要养护24小时。工期不够。
b.成本高:绑铁丝和墙面固定需要人工费,因此需要更多的成本。
c.易空鼓、返碱:(对石材的四周及背面进行防污处理)通过灌浆的形式来做,容易出现空鼓的情况。而且使用水泥砂浆作为粘接材料,也会出现返碱。
综述,湿贴的工艺来安装石材或者瓷砖,其适用于≤3.5m的墙面或地面。湿挂相对浪费空间而且耗钱,湿贴相对差一些但是节约空间而且便宜。